佐藤遥希av中文剧情介绍:
《吕氏春秋》认为,贵公去私是君王和大臣都应恪守的政治道德,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,君王和臣僚的政治角色与职能是不同的,他们各有各的职守和行为方式,君臣之道的差别是君道无为,臣道有为。《吕氏春秋》的无为政治哲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第一,君王“执一”而不“治事”。“一”指治国的根本原则即“治道”,“事”指具体的政事国务。《吕氏春秋》认为,君王的职能是把握治国之道,而不是处理具体的政事国务。君王如能“执一”,政事自然可治,此谓“一能应万”[109]。打个比方说,治道是总纲,治理是万目,君王只要把握住总纲,就会纲举目张,不治事而万事治,无为而无不为。君王要做到“执一”,必须排除“贵富显严名利”“容动色理气意”“恶欲喜怒哀乐”及“智能去就取舍”的干扰,保持内心的虚静清明。如此就不会受具体事物的障蔽壅塞而妨害对治国大道的认识和把握。
第二,“因而不为”。《吕氏春秋》非常重视静因之道,称:“因者,君术也;为者,臣道也。为则扰矣,因则静矣。”[110]“因”有因循、借助、利用等多种含义。《吕氏春秋》认为,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,借助客观条件,利用各种积极因素,只有充分借助这些外在条件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。大禹“因水之为”而治服三江五湖;尧舜“因人之心”而兴邦建国、禅让天下;汤武“因民之欲”而翦灭夏商。“三代所宝莫如因,因则无敌。”[111]由于“因”是适应环境、遵循规律,借助外力,不是勉强去改变或争取什么,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因”术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。